新华社发文促统,赖清德叫嚣抵制,倒行逆施站在全国人民对立面
之前我曾讲过,近期中国大陆推进了一系列促进两岸统一的行动,在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里明确写道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”,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,并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。同时,新华社先后发表《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
之前我曾讲过,近期中国大陆推进了一系列促进两岸统一的行动,在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里明确写道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”,全国人大常委会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,并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。同时,新华社先后发表《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
10月25号那天,馆长陈之汉又来北京了,没挑什么特别日子,偏偏撞上台湾光复节,有人问他是不是故意选这时候来,他说他们放假放得挺愉快,这话一出,岛内论坛就炸了,机场外一堆人举着花等他,还有人塞小礼物,他让助理收好,不是做样子,是真的心里头暖。
10月25号那天,台湾光复节,别人都在岛内喊口号,馆长却直接飞北京,汪小菲陪他钻进四合院喝豆汁,一口下去脸皱成抹布,全网笑疯。
80年前的抗日战争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军民通过14年浴血奋战,付出3500万人巨大牺牲,取得的完全胜利。这一胜利不仅洗刷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耻辱,也让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。
台湾被霍霍得不成样子了!街头巷尾的殖民符号悄悄冒头,年轻人连“台湾光复节”是啥都没概念,打开课本满是被篡改的历史。这烂摊子,全是民进党这群不认祖宗的人搞出来的!他们从上到下,从里到外,早把“根”抛到了九霄云外,眼里只剩抱日本大腿的谄媚,连自家血脉都敢不认。
10月24日,官方正式决定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,然而在台湾光复8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,岛内政治人物的态度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分化: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不仅未举办任何官方纪念活动,反而赴金门发表挑衅言论。
台湾网红「馆长」陈之汉27日来北京走走重头戏之一挑战登上万里长城(八达岭)。他一路实地边走边爬与随行团队分享感想,感叹「前人种树、后人乘凉」,并盛赞先人筑长城的智慧与毅力,更呼吁台湾朋友亲自来看看,「现在真的很方便,有机会一定要来走走看看,大陆有太多美景,光是
继《沉默的荣耀》的播出之后,在推进台湾统一大业的进程中,我们再使用一招攻心策略。10月24日官方正式决定,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。然而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,岛内政治人物对这一历史性日子的态度却是冰火两重天。
不准去北京?明天光复80周年纪念就要开始,台北半夜紧急发禁令,这事你怎么看
“张灯结彩喜洋洋,胜利歌儿大家唱,唱遍城市和村庄,台湾光复不能忘,不能忘,常思量……”25日上午,秋雨绵绵,百余人在台北齐唱《台湾光复纪念歌》,为台湾统一联盟党、台湾劳动党等多个团体举办的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活动拉开序幕。
最近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《沉默的荣耀》,写的是隐蔽战线的英雄为了祖国的统一,深入台湾继续奋斗的故事。电视剧一经播出,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关注,我也一样,萌生了去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去瞻仰英雄的想法。
主持人好,各位观众大家好,以及这里大钟教授。主持人好,大家好,等一会蔡正元、蔡委员也会加入直播。这个节目开始,先带一个最新消息给大家。
编者的话:1945年10月25日,台湾在结束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后,重回祖国怀抱。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中华儿女众志成城、同仇敌忾、不怕牺牲、共御外侮的结果。本期《环球时报》鲲屿哨所工作室带领读者重温这一历史性时刻,还原那段台湾命运始终与祖国休戚相关的过往。
在台湾东海大学教授潘兆民的儿时记忆里,每年10月25日是个欢乐的日子,因为这天是台湾光复节,路上满是游行庆祝的人群,到处都会响起《台湾光复纪念歌》那欢欣鼓舞的旋律。
2025年10月24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,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。在台湾光复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,这一决定以法律形式将民族记忆和国家意志紧密结合,传递出全体中国人民捍卫历史真相、推进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。
编者的话:1945年10月25日,台湾在结束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后,重回祖国怀抱。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中华儿女众志成城、同仇敌忾、不怕牺牲、共御外侮的结果。本期《环球时报》鲲屿哨所工作室带领读者重温这一历史性时刻,还原那段台湾命运始终与祖国休戚相关的过往。
一年又到秋末时,八十年纪念来临,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并列,被许多人再次提起,央视节目放出老影像,台北街头人潮拥挤,旗帜与笑脸同框,声音穿过岁月而来。说白了,这是一段集体记忆,一幅回到祖国的瞬间,一种久别重逢的情绪,一次对历史的直观提醒,老人会落泪,年轻人会好奇,
“共铸中华 光阴为证”——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分享会21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。四位在北京求学、参与中国日报《光阴的故事》纪录片拍摄的台湾青年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与研究,分享了追溯历史过程中的感悟。
“当年有很多亲戚朋友和长辈,台湾光复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想去台湾看看。”台青王裕庆22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回忆,小时候每逢光复节,台湾都热闹非凡,几乎和过年差不多。他也期待在未来,两岸可以共同庆祝台湾光复节。
它是一种情绪,一种在台湾年轻人心中正在迅速发酵的集体情绪“疑美论”。